老师至少可以留必作题和选作题。其实强制完成过量的习题有害无益。以数学为例,本地一所名校的初三学生入学以来做过的习题何其多(统计了一下,每天的习题都在20道上下),但学生们的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 满分120分的卷子,全年级600来人,考60来分的可以排在300多点名,只考不到50分的有1/3。
突然有个想法,如果老师布置作业时,把作业分三五个等级,告诉孩子们,作业量是按照考985的水平满格布置的,觉得自己是什么水平,就完成相应级别的作业就行。
这样,家长和孩子可以自行把握作业量,也不会再有家长抱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将来考多少分都是自己一路操作来的,谁也不怨。
感觉有点可行啊
妮儿的出处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方言。
妮儿的用法
在河北河南等地指长辈对女儿或晚辈的昵称。
“娃”字最初的意思是成熟美丽的女人。《说文解字》中对于“娃”的解释是“圜深目皃(貌)。或曰,吴楚之闲(间)谓好曰娃。从女,圭声。”“好”的本义也是美貌。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得知,在汉代,大约是最初使用“娃”这个字的时候,它的意思是“美女”,是形容成熟的女人。元、明以下的“娃”字常常随北方地方语之义以应用、流传,“娃”字的年龄降得更低。到了今天的俗语中,除了亲昵的小名,“娃”字则更多地用于婴幼儿。
“妮”的意思为女孩子,如妮子、小妮儿;引申含义为婢女,侍候主人的女孩子,如婢妮。
在日常使用中,妮还有母亲的含义,如子称父曰伯伯,称母曰妮。——杨炳南《海录·南海》。
“娃”的意思为小孩子,如娃子、胖娃娃;引申含义为某些幼小的动物,如猪娃。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