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能臆造一个你没有见过的事物,譬如大象,譬如豫。远古时代发生过很多类神话的事情,譬如盘古开天辟地,譬如女娲造人,这些都是自然现象的一种拟人化表达。
我可以很直接的告诉你,远古时期,河南是有大象的,不仅是大象,还有大熊猫、野生奥特曼等让现代人目瞪口呆的神迹。
根据考古记载及化石等证据,远古时期的亚洲象分布是非常广的,在我国就在现代的陕西、河南、云南等地均有分布。
中国历史文献中有大量文献记载中国中原地区亚洲象的分布信息。这些地点不仅有亚洲象化石发现,而且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如河南安阳殷墟、江苏扬州、浙江绍兴、广西灵山等地,在较长的历史时期有亚洲象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安阳的殷墟是商朝的都城,也是象形文字甲骨文的发源地。商朝是仅次于夏朝的一个神秘朝代,在这里能找到亚洲象的化石,说明亚洲象和远古的黄帝民族发生过一次或者经常的神秘而奇妙的相遇,可以推测的是,当时的人类已经懂得驯化大象,所以黄帝族才能创造出人牵着象的这个豫字,甲骨文里也便有了这个字。
天下九州豫为中,先有豫才有了其他的版图。随着人类的扩张,亚洲象的数量急剧减少,直到2018年,你才会提出这个问题。如何让人类与环境协和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命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是真正存在过的。
从一些古历史书本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河南省所处的位置是有大象的,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中原地区的大象都灭绝了,古书记载当时的湖南,湖北地区也有很多犀牛广泛分布,也是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而走向了灭绝。
我们单位,有两个同事,都是邯郸人,年龄相仿,还成了好朋友,他们相处方式,就是互相拆台,反唇相讥,彼此调笑的方式。他们其中一人是邯郸魏县人,魏县据人们笑谈,那是个出小偷的地方。有次,另一个人笑谈那个魏县人,说他们县专门盛产小偷。魏县人无奈的笑笑,并不着恼,那次我觉着我这个魏县来的同事,好有涵养。
人们对一个地方区域,形成固有的成见,且由来已久,绝不是空穴来风,必有成因。虽然不是那个区域的每个人都有那个作风,但是有那个作风的人,肯定多,要不怎么会那么多人说呢?
与其用抬杠来维护自己家乡人民形象,不如从自身做起,做个截然相反的人,让人们打破固有印象。
我这个魏县同事就很好,工作能力一流,对父母很孝顺,对年幼的弟弟很是照顾,至于偷盗这种习气,从不曾有过,待人接物,大大方方,绝不扣扣索索。在我们单位里,口碑和形象都是很好的人。
关于他家乡的不良评价,他也从来是置之一笑,不和人们争论。
我没和河南人打过交道,但是听人们谈起河南人,很多人对河南人的印象都不好,类似河南人喜欢偷、喜欢骗;和河南人打交道、要小心、不要轻信之类。
有的河南人,听到那些话,就会暴怒生气,其实何必呢?你就是一个个体,代表不了一个地区,你是明朗善良的,你生气暴怒,就是为那些败坏地区声誉的人买单。
学学我那位同事,他清清楚楚知道他的家乡声誉不好的原因,那是某些败德的人造成的,不是他造成的,他才不会为别人的错误与人争执。他是善良的,讲信誉诚信的就好。
我个人没有地域偏见,我认为,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坏人,不管去哪个省,不管和哪里的人打交道,都还是保持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态比较好。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