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提的有问题。
籍贯是指祖居地或原籍。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认定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来的籍贯。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现代的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这首诗中的巴峡是今天湖北宜昌市的巴东县的巴峡,而巫峡也是今天湖北宜昌的巫峡。襄阳和洛阳,分别对应今天的襄阳和洛阳。
这首诗写作背景是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主要侧重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因为杜甫的家乡在河南洛阳,他从重庆路夔州出发,一路上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
全诗基调是情感奔放的,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水浒传里确实有对东京西京南京北京的说法,这里面东京:宋建都在汴梁(开封)称东京。西京:又称河南府(现在的洛阳)。南京:又称应天府(现在的商丘地方)。北京:又称大名府(现在大名地方)。
除水浒传里的四京之外中国还有四大京,分别是:东京洛阳,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燕都。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