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是地名,地名会有更改,但地却不会改变,而且地名可以永久传承。韩魏蔡宋等是国名,国名是一个家族或一个时代的印迹,更多的是一段时间的历史,历史是以人或事为载体的,地名的传承是以时间和人的共识为基础的。朝代再辉煌也会淹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承载万千人后土地却不会改变。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因此,河南被简称为“豫”。
据史料记载,大禹治水时,将天下分为了九州,而将他的首都阳城所在的地方称为豫州。在古时候,“凡大皆称豫”,在《尔雅》中也说过:“豫,乐也,厌也,安也,舒也”。所以,“豫”在以前表示的意思很尊贵。
根据历史记载,在《吕氏春秋》中就有“商人服象”的描述。而在安阳殷墟被发掘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刻有“其来象三”和“葵亥青象”的甲骨文,不仅如此,在郑州、安阳其他地方都发现过大象的骨头和剑齿象的化石。可以证明:在三千年前,河南曾经有大量的大象生存过。
因此,河南又被人们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起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包括现在的河南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个大象的形象,可见河南人对大象的喜爱。
1、一方面,就河南省来说,该地区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四个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
2、另一方面,就河南省的简称“豫”,和历史上的豫州存在直接的关系。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古九州,今河南省一带就属于古豫州的范围内。
豫”字的得名由来,迄今史学界、地理学家有不同的解释。
其一,竺可桢先生认为:“河南省原来称为豫州,这个豫字就是一个人牵了大象的标志,这是有意义的。”
其二,张汉沽先生说:“豫”字左旁为“予”,予者我也,豫的右旁为象。“豫”即表示一个人,手牵一头大象。
其三,秦文生先生也认为:黄河流域至迟在殷代尚有较多的大象,河南古称“豫州”,是因为产象而得名。
“豫”,有舒服,快乐的意思,豫州作为地名,是古代大禹分九州时设立的一个地方,也是今天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区,所以豫是河南省的简称。
“豫”的由来: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因此,河南被简称为“豫”。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