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 开封有座文庙,这座居汴水之南,金贞元年(1213年)的汴京文庙,在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建为汴梁路学,此后学庙屡遭洪水淹没,先是元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决口汴梁,学宫被淹;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称开封府儒学,洪武二十年(1387年)、二十三年(1390年)河决开封,府儒学两次被淹; 明永乐五年(1407年)开封府儒学移建于丽景门(宋门)内西北,明天顺五年(1461年)黄河决口土城,开封城内洪水深丈余,府儒学又被淹没;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官军先决口黄河,水淹闯王农民军,后闯王农民军决口水淹明官军,开封全城毁灭,文庙随之全部淹没于地下,直到清顺治九年(1652年),开封知府朱之瑶将文庙移至今文庙街处。其间,开封府文庙达到了北宋之后的又一个昌盛期。
1938年黄河决堤洪水泛滥,淹没了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四个省份,其中包括郑州、开封、洛阳、邯郸等多个城市。据官方数据统计,此次洪水造成了超过80万人死亡,同时还给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造成了庞大的损失。此次洪水也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深刻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安全。
仅河南省的郑县、中牟、开封、通许、太康、淮阳、鹿邑、尉氏等21个县市,就有900万亩耕地被淹没。滚滚洪流,吞灭了90万人的生命,造成上千万人流离失所,豫东广大地区,成了满目疮痍的黄泛区。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