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宋朝之后,只有元、明、清这三个封建王朝,除了明朝早期定都南京外,其他都把都城建在了北京。一定程度上,因为封建王朝只有三个,所以定都河南的概率相对较小。当然,对于元明清这三个朝代,之所以定都北京,而不是河南,还是有不少因素在起到作用。一方面,对于河南省来说,在地形上以平原为主,地势比较平坦,几乎无险可守。而对于古代历史上的都城,会优先选择拥有山川、江河之险的城市作为都城,比如长安等古都。就定都开封的北宋,其灭亡就和都城无险可守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
其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地处中原之地的河南经常受到战争的破坏。比如在北宋到南宋时期,河南等地就因为战争的影响,所以开封、洛阳等古都都受到了破坏,而人口和经济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至于元朝末年和明朝末年,今河南省一带同样多次遭到战争的破坏。而这,也是元明清三个朝代没有定都河南的原因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元明清三个朝代定都的北京和南京,在当时受到战争的影响相对较少,都城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三
再者,对于北宋等朝代,之所以在河南建都,部分因素是因为河南的交通比较发达。但是,宋元之际,海运地位上升,河南作为“天下之中”的优势被削弱,而北京因为靠近天津这一港口,所以海运能力更加方便,比如通过海运的方式,将江南等地的粮食、丝绸等运送到北方的都城。针对隋朝时期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京杭大运河直通南北,促进了北京的交通发展。由此,对于元明清来说,交通也是其没有定都河南的原因之一。
四
最后,对于元朝来说,之所以定都北京,是因为北京比较靠近草原,也即自己的发源地。到了明朝时期,定都北京有助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也即秉承了“天子守国门”的理念。至于清朝继续定都北京,一是因为北京这一都城在明朝的修建下,整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二是因为北京相对靠近清朝的发源地,可以兼顾中原地区和东北地区。在此基础上,对于元朝、明朝、清朝这三个封建王朝,都没有选择在河南的开封、洛阳等城市建都。
“这个问题还真没有探讨过。我是开封人,对开封话的认识就是,他起码是河南的官话。我经过对河南东西南北的方言的对比,认为河南方言应该是以开封话为中心,成方向性的变异,东部商丘地区方言的很多发音安徽、江苏相似。西部的洛阳因曾为国都对西部地区的语言有一定的影响,但他又受到陕西方言的影响。向南方向信阳话又受到了湖北、安徽地方话的影响。北部新乡、安阳的语言受到了河北和山西地区方言的影响。开封话的很多土话目前在很多地方沿用,影响还在。语言的统一是不会被完全接受的。清朝满人的的文化中心是沈阳。进入关内建都北京后官话与北京方言融和形成了北京话。也就是那时的官话。解放后国家又颁布了推广普通话的方案。以北京话为基准,又改掉了一些老北京的土话,形成了的国家统一的语言普通话。这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普通话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社会的的大一统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