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多情僧,隋唐多妖僧,明清多淫僧,和尚变坏了吗?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历经两千余年,各类史料留下大量的神僧、圣僧、高僧形象,但僧人群体中的正面形象之外,
佛教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涌现了诸多情僧、淫僧、妖僧、贪财僧、变态僧等负面形象,是世风日下,还是和尚变坏了呢?
历史上出名的和尚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印象最深的唐朝玄奘,取得真经东渡;
我们耳熟能详的济公,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也是做了很多好事的和尚。
可是在历史上,同样也有很多狠毒的和尚,这所谓的“妖僧”,
还有害死60万人的和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的妖僧,不是别人,就是元朝时期的和尚,杨琏真迦,
至于为什么说他是个妖僧,那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和尚,最主要的职业,竟然是盗墓。
而那个害死了60万人的和尚姚广孝就更出名了,就是他,一手将朱棣推上了明成祖的位置,一举成为了明朝著名的“黑衣宰相”。
整个靖康之变持续了四年之久,而在这四年间,死在姚广孝手里的人数就要超过60万之多,再加上后期的血腥镇压,连60万都是远远不止的。
国家危难之时,为何总是道士下山救国而和尚却不知去向!
盛世和尚,乱世道士。这句话自古就有,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国家危难之时,为何下山救国的总是道士,而和尚却不知去向?
一到盛世,寺庙就香火鼎盛,反观道士们却是遁世清修。
在古代出家为僧,就可以不缴赋税,不服徭役,不耕田地;每日的生活虽是清汤寡水,但是却也饿不到。
相比于道士的辟谷修行,和尚的生活算是养尊处优。所以和尚多肥胖。
而抗日战争时期,贺炳炎、李圆通等人也都是道士。据说曾经有一个道观,师傅带着所有的弟子下山参加抗战,
只留下以为小师弟看家,结果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道观也只剩他一人,日渐破败。
道士下山,济世救国。弘扬国教,爱国爱民。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