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靠武汉市,邻近长江经济圈,。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将来发展的潜力要比三门峡和商丘大些。希望信阳市用好国家政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同时,发展数字经济,造福老区人民!
信阳好点
南丘属于五线城市。
南丘村是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重坊镇下辖行政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5.5公里处,东靠县苗圃,西临马陵山,聚落呈长方形。村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村内整洁干净,有常住人口108户,318人。
南丘村耕地面积26.4公顷,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西瓜等作物。近年来,南丘村靠山发展,发展了特色种植、大棚养鸡、木材加工等产业,村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
南丘村附近有西汉前期墓、东汉前期墓、金刘庄墓群、重坊战斗烈士陵园等旅游景点,有郯城大板栗、郯城大米、郯城大蒜、郯城绿茶等特产。
信阳是三线城市。
信阳,古称义阳、申州,又名申城,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东连安徽省,南通湖北省。信阳西周为申国,楚灭申后,置申县。秦时,申县属楚郡。隋开皇初,废申县。唐武德三年,复置申州,后改申州为义阳郡。宋时,义阳为申州、信阳军、信阳郡等。元至元十四年,因讳“申”、“狮”,将申州改为信阳州。明清时,信阳州改称信阳州或信阳府。建国后,信阳专员公署建立。1970年,改称信阳地区。1998年,设地级信阳市。
信阳环境优美,跨南北气候过渡带,生态植被良好,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信阳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的过渡带和豫楚文化融合交汇的中心,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信阳是“中国毛尖之都”,生产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同时,信阳也是中国极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商丘地处中原,几乎每个县区都有历史文化名村,比如永城市有茴村、芒山,夏邑县有青铜寺、桑固和马头;虞城县有芒种桥和利民镇;市内有双八、梁园;宁陵有张弓;民权县有庄子、王公庄;睢县有周龙岗村等。弘扬文化,建设美丽乡村,欢迎朋友继续补充!
商丘境内的历史文化名村镇有多处,仔细查阅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名录,很可惜,商丘境内村镇并无上榜。不过截至2014年,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里,商丘境内村落上榜的有7个。
1、后台乡位于睢县西南部,距离县城18公里,南与太康县接壤,西与杞县为邻。人口2.4万人。后台乡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多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春秋时期的后台岗遗址,北宋时期的闫庄圣寿寺塔(闫庄乡)。后台乡还属豫东著名老区,至今仍完好保存着1926年大革命时期建立的豫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睢县第一届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旧址。
5、永城市城关镇即永城西城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以前名曰:马甫城,同年永城县署从古城赵庄迁此。因永城素有“古太丘”之称,一度称太丘镇。清代在此建太丘书院。1945年1月,为纪念抗日名将彭雪枫为国捐躯,将永城县改名为雪枫县,同年9月县城解放,成立雪枫市。1946年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县城称中山镇,次年10月,县城解放,在县城设城厢区(后改名城关区),1949年始称城关镇至今。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