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部种植高产小麦有
1、济麦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超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黄淮北片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2006050和国审麦2006018,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新品种权号:CNA20060015.X。适宜淮北地区和黄淮冬麦区北片种植。
2、西农979
小麦优良品种。西农979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于1997年用优质、高产、早熟品种西农2611作母本,(918×95选1)的F1代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8月分别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品种审定。
南阳盆地麦区,包括南阳市和驻马店的泌阳县。该区因田间配套工程和灌溉条件相对较差,为典型的雨养和半雨养麦区。小麦生育期间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重,中后期干旱、干热风、穗发芽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选用品种的原则:主导品种应选用抗条锈病、耐赤霉病、抗穗发芽、耐旱、抗干热风的丰产、稳产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和弱春性早熟品种,避免选用感病重的半冬性晚熟品种。
南部地区以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种植半冬性早熟品种。适宜该区种植的弱春性早熟品种有先麦10号、郑麦9023、先麦8号、天民198、漯麦18、新麦21、郑麦101、先麦12、宛麦18、宛麦19、淮麦30、西农509、西农529、瑞华523等,半冬性早中熟品种有西农979、许科316、隆平518、郑麦0943、恒进8号、沃德麦365等。
南阳盆地北部地区以半冬性早中熟品种为主,搭配种植弱春性品种。适宜该区域种植的半冬性早中熟品种有西农979、洛麦26、百农207、郑麦7698、郑麦379、郑麦583、漯麦8号、许科316、隆平518、怀川919、周麦28、郑麦0943、恒进8号、沃德麦365、中育9307、百农418、许科168等为主,弱春性品种有先麦10号、天民198、郑麦9023、郑麦101、先麦12、新麦21、漯麦18、淮麦30、郑麦113、西农529、瑞华523、西农585等。
该区域近2年条锈病发病重,主导品种衡观35、西农979、百农207、郑麦379、天民198等品种田间发病较重,注意提早防治条锈病,抽穗扬花期防治赤霉病。
河南是我国最大的冬小麦种植省份,也是我国冬小麦育种大省,每年都有几十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在市场上推广的品种有几百个。但是真正优秀的品种却很少。最近几年在适应性、抗病性、稳产高产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小麦品种有郑麦136、丰德存麦20号、百农207、百农307、百农4199、郑麦1860、华伟305、周麦36、周麦27、新麦26等品种。这几个小麦品种在河南种植面积大,经过多年种植,均表现出非常好的适应性。
其中百农207年每年种植面积均超1000万亩,是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2022年最高亩产达950.1公斤,
小麦品种
1.豫麦49—198:属于半冬性品种,抗寒性能比较好。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截止到目前为止推广面积已经达到5000万亩,在河南省的广大地区都有种植。平均亩产量可以达到550公斤以上,最高产量可以达到710公斤。而且它比较耐旱耐涝,深受广大农民的喜欢。
2.众麦1号:这个小麦品种有可能成为河南省的主导小麦品种,而且前几年也一直在推荐。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个小麦品种在河南省推广面积达到了1000多万亩,亩产量可以达到650公斤以上。具有丰产优产的特性,抗寒性能比较好。但是他对于某些疾病没有特别突出的抗性,但是又没有特别的感病,也可以说抗病能力中等。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