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快”是喜极而作,诗中的情感如行云流水,宣泄而出。因为杜甫流落他乡许多年,终于听到故乡解放了,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汴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剑外忽传收蓟北”,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涕泪满衣裳”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回头看”这个动作,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生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人的狂喜。上一句写“狂”态,下一句则写“狂”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出现了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豫R。
邓州市,由河南省直管,南阳市代管,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介于北纬32°22′~32°59′,东经111°37′~111°20′之间,总面积2369平方千米。邓州市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截至2020年6月,邓州市下辖3个街道、21个镇、3个乡,市政府驻花洲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邓州常住人口为1247807人。
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封其子于邓,始有邓国。秦设邓县,隋改邓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邓州为邓县,属豫南道。1988年11月17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市),由南阳代管。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省直管县市之一。焦枝铁路、二广高速、邓内高速、207国道、三条省道、郑万高铁、蒙华铁路穿过市境。2019年7月,邓州市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市境内建有花洲书院 、西清真寺 、月牙池等多处旅游景点。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邓州市GDP实现429.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54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22.23亿元,同比下降5.3%,第三产业增加值213.80亿元,同比增长1.5%。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