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称中原,而陕西则分为三部分: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地(陕南)。河南到处都有华夏族发展留下的古迹,因为整个河南的地形地貌比较单一: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地肥沃,阳光充足,尤其适合农业耕作,是世界上大河流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陕西有所不同,陕北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已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但过了秦岭淮河,你就能看到大片平坦的土地,这里河道 纵横,沃野千里,不输于河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帝王州”关中平原。
平原主要分为构造平原和冲积平原,河南省的平原就是冲积平原。河流在雨季会超出河道将地势较高的砂石泥土冲到低处,水流到低处之后,水的速度开始减慢,水流携带的泥沙就会逐渐沉淀,让地势变的平坦,日久天长就会形成大面积的平原。因为人类文明出现之初就开始修建水利工程,现在河水雨季也不会经常泛滥,也就不会经常看到河流大面积冲积土地的现象了。
通过观察河南省地图,不难发现,河南省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东部和北部河流众多。其中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决口,河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就造就了河南东南部有大面积的平原。
河南省大面积的平原让河南成为中国的重要粮食基地,保障着中国的粮食安全,千百年来都是中国人口稠密之地,唐宋时期还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河南是平原,以河南平原(中原)的地理位置看,是水文侵蚀等地质原因形成的结果。
平原:
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海拔一般在0到50米,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分类: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全部分布在中国东部,在第三级阶梯上。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200米左右,广泛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地势低平,河网纵横,向有“水乡泽国”之称。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