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拘小节,简单朴实
2、互相帮助
3、敢走天下
4、个个会唱豫剧
5、喜欢谈古,不喜欢论今
6、个性憨实,为人忠厚,踏实,仁义
7、不会主动惹事,多喜欢打抱不平,主持公道和正义
8、吃苦耐劳,性格坚强
9、幽默感并不突出,不太活泼
10、大多含蓄内敛,不善表达,不喜欢张扬
长话短说,挑重点,首先要说花园口决堤,一桩绝对影响河南抗战状态的超级大事件。
1938年5月,日军第14师团攻入豫东兰封、兰考一带,差不多就是后来焦裕禄当县长的那块地方。蒋介石组织豫东战役,国军一度克复兰封、罗王寨,成功救出商丘附近的42列火车,不过没有取得最终胜利,15万兵力不敌日军2万人。为了阻止日军继续西进,只好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形成黄泛区,又称新黄河。
花园口决堤给老百姓带来巨大伤害,但军事上发挥了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军与日军就在新黄河对峙,1944年之前没有进行太大的对攻战役,河南大部分地区仍在国民政府掌握之中,洛阳成为第一战区司令员长官部、河南省政府驻地,成为抗战中国的一座重要城市。
通过冯小刚导演的电影《一九四二》,大家都知道1942年、1943年前后,河南发生旱灾、煌灾,军民关系相当紧张。实际上当时的河南驻军积极参与了救灾工作,比如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就硬性规定每个士兵每天必须节约多少粮食用于赈灾。想不通的是,根据各种文史资料,河南老百姓非常反感汤恩伯的部队,仿佛军队救灾之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1944年4月、5月,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规模空前,不惜血本投入坦克师团,河南国军先后在许昌、密县、洛阳抵御敌人,但最终未能扭转战局。蒋介石调动陕西胡宗南的部队东出潼关,选择豫西灵宝一带反击日军,大体上就是现在的三门峡市境内,双方打得很激烈,日军因为兵力不足,按照计划撤回陕州,这仗算是平手吧。
最后总结一下,河南属于四战之地,抗战时期大部分时间划归第一战区统辖,要说战事频繁程度,湖南省最激烈,其次湖北省、江西省,河南省可能略靠后一些。但河南省涌现了不少抗日名将,比如率部参加滇西反攻的第2军军长王凌云,河南洛阳人。坚守中条山多年的第15军军长刘茂恩,河南巩县人。忻口战役中牺牲的独立第9旅旅长郑廷珍,河南柘城人。借此回答问题的机会,请允许我致敬河南全体抗日将士,你们都是好样的!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