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产汉白玉,独山玉。
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是一种重要的玉雕材料,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
汉白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一种化合物,化学式是CaCO3,主要由CaCO3、MgCO3和SiO2组成,也包含少量Al2O3、Fe2O3等成分。
扩展资料:
南阳玉文化:
南阳玉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南阳出土的独玉铲、玉璜、玉凿、玉佩、玉簪等近千件玉器看,这些文物构图精致,刀法娴熟,技艺精湛,足以见证新石器时代至今各时期历史的进程和演变,见证各时期的经济文化水平。
特别是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丞光殿中的"渎山大玉海",为元世祖忽必烈为大宴群臣所雕琢的盛酒器具,它以整块独玉雕成,浑雄博大、气势磅礴,为世所罕见的巨型玉雕珍品,她们为研究我国历史文化和雕刻艺术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成为中国巨大的艺术宝库,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南阳玉文化是中华玉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它是中华玉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在南阳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独玉铲,说明南阳玉文化在仰韶文化中期已经出露端倪,可见南阳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悠久历史。
南阳独玉玉质坚硬,色彩斑斓,为玉中上品,古玉工多在独玉上下工夫,楚人卞和所发现的"和氏璧"经多方考证为南阳独玉所创,并以此演绎了"价值连城"、"完壁归赵"和"传国玉玺"的故事。此点更显示了南阳玉在中华玉文化中的代表地位。
秦相李斯更是在《谏逐客书》明确点击了南阳玉文化:"……则是宛玉之簪,傅玑之耳,不可缟之衣,绵绣之饰,不近于前;而随俗雅化,佳治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说的是:女人的饰簪是用南阳玉镶制,可见当时南阳玉已经作为饰物流入皇宫和上流社会,足可彰显南阳玉当时的历史地位。
南阳玉文化促进了南阳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博大精深的南阳玉文化吸引了无数爱玉、藏玉、佩玉的皇室宗族、文人雅客,玉商、玉痴纷至沓来,甚至落户宛城,促进了经济社会流通,加快了南阳文明进程。
东汉大科学家张衡在《南都赋》中赞美"于显乐都,陪京之南,吾汉之阳,南船北马,盛况盎然……",记载的就是南阳城四方客商在这里成交,热闹繁荣的景象.
不同的玉有不同的特点,南阳玉的特点基本上可以概括为透、硬、光、重、杂等。
透:就是说你拿着玉石往光亮处看的时候,像透明的一样,可以看到光硬:就是说玉石的硬度高,可以拿它划动玻璃,可以雕刻人物,山水的细小线条而不会折断光:就是说非常的光滑,和打磨的光滑是不样的,而且是越带越光滑(建议你拿两个比较一下)
重: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就是重量比同等体积的要重一点(|也建议你拿两个比较一下)
杂:有一些细条条在玉的里面,颜色杂,看起来不是太好看,不过这也是南阳玉的特点南阳玉与和田玉、岫玉、蓝田玉并称中国四大美玉。南阳玉以纯蓝为好,以纯白纯黑以差。最后说下价格,最差的也要卖到30左右(做一个多不容易,有N道工序)而绝不是地摊上的一元、两元。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