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以及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拓展资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参考资料】
来自头条百科:
;baike_source=msite&search_id=3zqbm1d5hoo000&search_query=%E9%97%BB%E5%AE%98%E5%86%9B%E6%94%B6%E6%B2%B3%E5%8D%97%E6%B2%B3%E5%8C%97
其实对于今年的高考生来说,真的挺难的,所以你的心情我们都懂,但是既然有问题还是要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
心态突然崩的原因是什么?
高三这届考生,正如大家所说,生于非典,考于新冠,从这一点来说确实考验很多,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所有出生在这一年的孩子跟你面对的环境是一样的,所以也没什么特别担心的。
既然如此比的就是个人情况。
你说的是突然崩了,如果不是因为家里或者个人的琐事的话,我猜是你的成绩比较受影响,对前途很迷茫。
真的能考上吗?考上以后会怎样呢?如果考不上现在放弃就可以出去赚钱了不是更好?何况成绩并诶呦出类拔萃。
这只是我的猜测哈,不知道是否命中,但是有一天可以确认的是,此刻你没信心,同时目标不清楚。
考取大学一般来说我们是认为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段经历,所有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一起奋发向前,拼了全力冲破独木桥。
没错,放弃也会有另一中路,但是未来十年你会替自己惋惜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成了逃兵。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女孩跟你一样,高考前逃跑了,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是每高考时都成了她揭开伤疤的时候,因为看似选择了一条简单的路,实则选择的是更艰难的一条路。
你接触的人,思想都会与众不同,在大学真正锻炼的是一个人的能力,为了将来更好走向社会的能力,考取的学校越好,你的资源就越好,换个角度说你未来能省力的地方就越多,牛人太多了,不要光盯着眼前的事,闷头前行就是了。
不要盲目比较,只跟昨天的自己比
即便你超过了全班最好的还有全年级最好的,超过全年级最好的还有别的学校最好的,别的学校最好的,还有全国最好的,所以比较是没有尽头的。
既然选择高考,就要把想法都化作脚印,一步一步走过去。
目标5000个单词,现在还不到100天,每天能记住多少自己算一下,今天的自己永远比昨天的自己优秀,综合下来,你就会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担心,盲目没任何作用,除了让你裹足不前。把眼光放远一点,最坏的结果不就是落榜吗?即便如此还可以选择上班复读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已。
考虑放弃成本
在知乎上看到这个概念感觉对你会有用,就是放弃成本。
所谓的放弃成本就是你考虑自己放弃高考的话会损失什么,这个损失你能承受吗?当然这个损失成本里包括你自己现在,未来,家长,家庭,如果统统可以承受那么放弃也没所谓。
另外你可以看一下招聘网站,看一下那些招聘的要求,最低要求是本科,那么如果你高中毕业可以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呢?未来过得是什么样的人生呢?
当这些衡量标准都摆在你眼前的时候,你心里就会很有数现在该怎么做了。
别让自己把自己拖累,这才是最重要的,加油吧孩子,这会是你人生中最美好,最有干劲的时候,你有多努力将来就有多感激自己。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注我的「辰妈育儿论」,每天分享教育知识。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