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阳的方言很复杂,不同县城的方言都不一样。
像信阳北部的县以及市区的方言比较接近中国北方方言。而南部的罗山,光山,新县的方言又比较接近湖北话,偏向南方方言。
这也许是由于信阳本身地处中国南北交届处的原因吧!
所以信阳方言没法分南北,而是南北口音都有。
有人说信阳方言跟河南其他地方不一样,这其实有一些误解在里面的!
河南省方言内部差异并没有外界认为的那么小。包括三门峡,安阳,焦作,新乡,信阳部分地区在内的很多地方方言跟河南主体部分都不太一样,即使是中原官话内部差异也不小。
信阳这个地方很特殊,因为地处豫鄂皖三省交界处。三省交界处的方言自然有三省的特点。比如说,信阳市区方言,也就最能代表信阳的方言其实跟驻马店话中南部方言类似,而跟黄冈话并没有太多相似点。而光山,新县,罗山以及商城南部才是江淮官话的大本营。这一区域人口在信阳并不占多数。
以前在网上听人说信阳人讲湖北话,听得多了我也深信不已。后来去了一次信阳市区,发现在信阳市区主流人口都说的是近似驻马店的方言。在信阳期间,我全程都说驻马店话,没有任何交流障碍的。可以那样说,信阳话和驻马店话的差异小于驻马店话与南阳话的差异。毕竟我一个驻马店人听南阳话和洛阳话有点困难,而信阳话则简单很多。
网上所说的湖北话其实就是光山,罗山,商城以及浉河区南部再加上新县等地的方言,这一区域方言说实话不太好理解。我几乎完全听不懂。
客观认识信阳很难的。很多人都知道豫风楚韵,但是其实只强调楚韵,却忽略了豫风。信阳跟襄阳一样,处于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过渡区域,不仅文化是过渡状态,连方言也是。南阳与襄阳方言差异就等同于漯河话与驻马店话的差异。大家都把信阳看做一个完整的文化区,而实际上,信阳长期属于汝宁府节制,也就是说,信阳跟驻马店在历史上长期是一个片区。1965年之前的信阳专区(现在的信阳+驻马店除泌阳外的区域)从北到南才是一个完整的从中原官话过渡到江淮官话的体系。
网络上很多人对信阳这一区域的评价多数是道听途说,都一股脑强调其与河南的差异,差异强调多了就把所有的相似点都忽略了。这就不太好了,要尊重客观事实!
有不同意见的都提出来,我想听听。和谐讨论我喜欢!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