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河南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丝绸之路河南道是丝绸之路的一支。该道的起点是益州(成都),终点是西域和漠北,因其沿线主要经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吐谷浑河南国,故而又被称作丝绸之路河南道。丝绸之路河南道兴盛于公元4-6世纪,是沟通南朝和西域间的重要通道。据不完全统计,东晋、南朝、前凉、吐谷浑、柔然、丁零、突厥、铁勒,以及西域、中亚和西亚的许多古代国家的旅行者都曾行经丝绸之路河南道。
丝绸之路三个门峡是:玉门关、阳关、嘉峪关。
①玉门关
自张骞出塞开始,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丝绸之路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而如今,苍老的生命,已成一座土堆,但风骨依然坚硬。
②阳关、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连欧亚。名扬中外,情系古今。
③嘉峪关
这里是明长城西端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天下第一雄关,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它连接东西方的千年古关,拒荒凉与关外,收繁华与关内。
崤函古道遗迹。崤函古道遗迹位于河南省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2000米,距三门峡市36公里,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是东至洛阳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
崤函古道的基本走向,若以古陕州城为圆心,向西的路线是新店--灵宝(稠桑驿)--阌乡--高柏--太要--阌底--潼关,这条路自古至今没有大的变化。
向东的路线有三条:第一条,叫南崤道,由交口向南,走菜园,过南陵(夏后皋墓)、雁翎关、沿永昌河,到宫前一分为二:其一,沿永昌河东行,经安国寺出陕县,过洛宁城村、杨坡、入宜阳三乡、韩城沿洛河达洛阳。
另一条沿太子沟折上硖石,过北陵(即崤山主峰嵌釜山下的文王避风雨台)与北崤道重合。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