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升是不可能了,但求别再下降。
大的环境改变是因为人类发展而带来的破坏。
人类的科技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无法在工厂里生产出一颗粮食,而粮食的收获保障需要大量的水。天然降水不足必然还要使用地下水。这是生存的基础。
而工业的耗水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发展,却是可以大力节水,以补农业的缺口。
而生活用水,在上两种水使用面前,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号召居民节水就是个笑话。
只要把工业用水降下来,农业用水保证好,只要保证水位不再下降就以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就在南方各个地区遭遇洪涝灾害时,河南依旧遭遇着干旱,根据我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显示,河南等地依然属于中度到中度干旱。
从最近的降雨量来看,河南省地区迎来了降雨,专家指出这是雨带向北抬升,有望缓解河南旱情。
雨带抬升
我国的雨带推移规律可以归结为:三停,两跳,一退。
其中三停指的是雨带会在5月份停留在东部沿海一带,这里会首先进入到雨季。接着6月份会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到7-8月份会停留在华北以及东北地区,给当地带来降雨。
从三停的规律来看,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属于雨季,但现在我国广西、贵州地区降雨量也很丰富,桂林地区已经遭遇洪涝灾害。
两跳指的是从雨带从南部沿海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再从长江中下游地区跳到华北平原以及东北平原。
而一退指的是在9月份时,受北方的冷空气影响,雨带会从北方地区退回到南方地区,然后再逐步退出大陆地区。
根据之前的雨带规律,雨带还未进入到北方地区,所以北方地区降雨量较少。但是最近这些年来,随着全球温度升高,导致我国雨带向北移动,所以在这个月雨带有望向北推进,缓解河南地区的旱情。
河南地下水位下降
虽然雨季的到来会缓解河南地区的干旱情况,但是却无法填补整个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下降。
我们知道,华北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整非常有利于发展农业,但是传统的农业对水源需求量较大,而且我国降雨量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是夏季多,冬季少,为了缓解干旱,当地人会抽水灌溉农田。
随着灌溉用水,商业用水等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以至于华北平原水位下降,从水位等压线来看,整个华北平原出现了漏斗区。
正常情况下,虽然人们会使用水,但是湖泊、河流以及降雨等会及时补充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呈现出动态平衡。
但近些年来人们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库,而水库的底部又做了防渗透措施,使得水库无法对地下水做补给。
降雨虽然会补给地下水,但是降雨会顺着土壤表面汇入到河流,河流中的水最终也会汇入到水库,所以对地下水的补充能力有限。
即使是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这些洪水也会随着开闸放水等措施流入到下游或者海洋,能够留在当地的水在短时间内无法将缺失的地下水全都补充上。
这是因为地下水并不是有一个单独的水质层,而是填充在土壤中的基质中,而土壤基质不像海绵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水。
所以短时间内的暴雨无法增加河南地下水位,只有通过河流、湖泊等持续不断的补充地下水才可以。
如何保护河南地区地下水
关于保护河南地区的地下水,目前来看有两种比较好的方法,一种是节流,在河南农业集中的地方发展节水农业,尽可能地少使用地下水。对当地工业用水进行环保管控,让工业用水的废水标准能够达到灌溉要求,使水源能够循环使用。
另一种是开源,我国主持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为了将南方富足的水资源引入到北方地区。我们知道,华北地区位于我国800毫米分割线以北,降雨量不足800毫米,而南方地区降雨量较多,超过了800毫米,导致很多地方河水泛滥成灾。
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西,使得我国天然河流很少有从南向北流动,以至于南方富足的水资源无法运输到干旱的北方地区,而现在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人工修建南北走向的河流,缓解北方的干旱危机。
总结
按照以往的雨带推移规律,河南有望在这个月底迎来雨季,缓解干旱。但是最近这个月正是农作物种植时间,所以这场雨能否下下来,对河南地区的农业影响非常大。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抽取地下水来灌溉农田,但是最近这些年来河南地区地下水位下移,而水位下移将会导致土壤的承重能力下降,威胁着当地的建筑物。降雨虽然可以补充当地地下水,但是降雨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缺失的地下水全部补充到位,只能依靠连年的降雨或者河流、湖泊等作为补给水源,慢慢补给地下水。
1. 河南水库超汛限水位有很多。
2. 这是因为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受到来自黄河和其它河流的洪水威胁。
为了保护周边地区的安全,河南的水库都设置了超汛限水位,即水位超过该限制时会进行相应的调度和排洪措施。
3. 河南水库超汛限水位的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各个水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超汛限水位会根据水库的容量、周边地区的安全需求以及历史洪水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河南的一些主要水库如三门峡水库、洛阳水库、南阳水库等都有相应的超汛限水位。
这些水库的超汛限水位的设定是为了保护周边地区的安全,确保洪水过程中的水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河南省的一些著名水库,如豫东南区域的南水、焦涧和庐山水库,以及豫西山区的官厅水库等,在汛期时,会面临超过汛限水位的情况。
1. 河南南水水库:该水库的汛限水位为105.4米,超过该水位后,可能会引发洪水、泄洪等问题。
2. 河南焦涧水库:汛限水位为189.5米,超过该水位后,可能会对周边地区的安全造成威胁。
3. 河南庐山水库:汛限水位为91.5米,超过该水位后,可能会导致洪水灾害和汛期积淀等问题。
4. 河南官厅水库:汛限水位为140米,超过该水位后,可能会对附近地区的水源供应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河南省的水库在汛期时,超过汛限水位会增加洪水、泄洪和水源供应等问题的风险。
因此,确保水库的安全管理和防洪工作至关重要。
1963年海河特大洪水:1963年8月海河流域的暴雨造成的特大洪水是海河南系(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稀遇的洪水,造成巨大的损失。
此次暴雨的特点是:雨区分布广,暴雨日降雨量大于50mm的雨区面积最大达8万多平方公里。3天降雨量大于50mm及7天降雨量大于100mm的雨区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了该流域历次发生过的暴雨的雨区面积;暴雨强度大,6小时以上的各种历时的降雨都比本流域的记录大,主要暴雨达700至1500mm,比常年同期多7至10倍。暴雨中心河北省内邱县獐么村7天降雨量达2050mm,雨量之大为我国大陆7天累计雨量最大记录。
由于此次暴雨主雨峰自南向北移动,致使上游各支流洪水,几乎同时自西部山区穿越京广铁路,泄入平原。洪水流量大78000立方米/秒。由于平原地区河道狭窄平缓,无法承泄突来的大洪水,不少河段堤防漫溢溃决,洪水四处漫流,平地行洪,冀中,冀南平原及天津市南郊广大地区一片汪洋。海河流域南部三水系洪水,其之大、来势之猛、影响范围之广,为该地区所罕见。7天降雨总水量达600亿立方米,产生的径流量为270亿立方米,8月份产洪总量为301亿立方米,相当于1939年的两倍以上。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