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成展混凝土有限公司、平顶山市泰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平顶山市恒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还有个天石混凝土(平煤的),基业混凝土。
其中成展、泰鑫、基业都是在一个地方的。恒基据说是省三建整的。
第一姜子牙,称得上中国大器晚成第一,前半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终于在七十八岁时等来了周文五,后来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大展宏,代商灭纣,兴周八百年基业。
二是百里奚,晋国灭掉虞国,把百里奚作为陪嫁人员,给了秦国,得到了秦穆公的尝识,此时百里奚差不多七十岁。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称霸,对秦国以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基础
任正非, 1944年出生于贵州安顺一个贫困山区,其父任摩逊是乡村教师。因为是知识分子家庭,因此任正非在求学路上也算顺畅。1963年他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在大学他不仅学了本专业的知识,还自学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这三个专业,同时他还自学了三门外语,并且熟悉到可以阅读大学课本的程度。不得不说,任正非的学习能力非常人能够比得上的。
大学毕业后,任正非选择了参军,在部队他又通过自身所学解决了一个个基建工程难题,在1978年还出席过全国科学大会。 1983年随着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而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后来因为工作不顺利,转而在1987年集资2.1万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创业这年他43岁。
公司创立初期,任正非的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后来任正非认为公司要想发展就必须得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产品,因此他把做代理赚到的大部分资金用来研发自己的新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研发华为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程控交换机。在此之后,任正非愈来愈重视研发的力量,截止到2017年低,在华为从事研发的人员约8万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5%;同时,华为在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已超过3940亿人民币,位居世界科技公司前列。
如今的华为已是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年收入数千亿。值得一提的是,华为是一家全员持股的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持有的华为股份只有1%左右,不过这些股份依然为任正非带来了巨额财产,在最新的胡润百富榜上,任正非的身家达到130亿元。
刚看了许多回答,各有各的说法,也各有各的道理。其实呢,也不复杂,崇祯帝之所以选择自杀而不逃跑,完全就是他犹豫不决和死要面子的性格害了他,到最后除了自杀已别无选择。
明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无路可逃的崇祯帝最后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上吊自杀,自此廷续了2百多年的明皇朝灭亡。
其实崇祯帝在此以前,完全是有机会自保甚至能将大明皇朝廷续下去的,只可惜,他一错再错,结果走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北京,到南京建立临时王朝,并且一开始崇祯也是有这个打算,这是翰林学士李明睿最先提出。然而崇祯帝对此却始终犹豫不决,他担心,一旦弃守北京,就会落下丢失国土的千古罪名,而他一直以来都是想要做个明君,这个罪名他根本无法承受。但是不放弃吧,无弃于坐以待毙,同样要蒙受奇耻大辱。所以在朝上,他便将这一问题交由大臣们商议。按照他的想法,他是想要南迁的,但又不好明提,所以他很希望大臣们先提出来,这样的话他再来个顺水推舟,多少可以少承担一点历史责任。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些大臣比他还要老奸巨滑,在此危难时刻,竟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表态,所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其实这些大臣们和崇祯帝的想法也是差不多,如果说南迁的话,谁愿背这个丢失国土的罪名?后来到了三月初,李自成大军势如破竹,明军一败再败,眼看着北京已是不保。崇祯帝连夜又召大臣商议对策,有大臣提议:皇帝应该继续守北京,让太子下江南。崇祯帝听后很不悦,其实他就是想要亲自南迁,不过是让你们说出来而已,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人这么说,所以失望之余,他最后只好下了个“入京勤王”的圣旨,等待各路大军的到来。然而他等来的却是,告急奏折像雪片一样飞来。这时李明睿又来紧急求见,力劝崇祯帝南迁。为此,崇祯再次召集大臣,希望大家在这最后关头奏请他南迁,然而大臣们仍是沉默不语。就在此时,信使来报:真定失陷。崇祯听后呆若木鸡,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有暗然泪下,因为真定失陷等于南下的路已断,这回就是不要面子亲自决定南迁也是不可能了。
最后,三月十八,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逃无可逃,只好于煤山自缢身亡。对于崇祯的死,应该与气节无关,投降也是不可能的,免遭死前受凌辱的想法倒是有可能。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