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不太能,作为省会城市郑州,2021年房价持续在下跌,二手房比2015年高峰期下跌10%左右,新房融创等也有很大的优惠,全款更优惠。所以县城的房子动不动四五千一平,性价比不高。
如果你有家人生活在县城,那么房子你可以买,而且也要尽量选择户型优质的电梯房改善大户型,130平左右的,环境好的,距离学校近的,有停车位的,在新开发区域内的,未来转手还有些市场。
但如果你想要投资,想要实现房产增值,一定要远离县城,除非你能把握市场,永远买在低处卖在高位。或者县城离市区很近,能有升值空间。但是我们并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所以只能尽力把握保证我们的资产不贬值。
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已经这样,民营地产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了,相信作为本土最大的地产公司,建业虽然是民企,但是在地方的重要性,资源哪怕是话语权,还有客户对于企业的认知度,都是数一数二的,原以为是大鱼吃小鱼,大船的抗风险能力要强很多,事实上这次的海啸是史诗级别的,没有谁能度过,哪怕是那些国企央企,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个伤害性太高了,也远远高出我们的预期。
民营房地产企业暴雷的原因分析。民营房企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追求规模和高周转,过渡依赖融资杠杆,不断扩张,甚至经营业务多元化,自身现金流异常脆弱,这是内因。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从销售端到融资端政策趋严,对高地价、高房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同时也直接的收紧了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这是外因。近年来,疫情的影响加速了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暴雷企业越来越多。
为保项目交付,郑州近期针对烂尾楼、停工项目提出的四种纾解方式,成为全国关注焦点。对于在郑州拥有较多项目的建业、鑫苑、康桥等本土重点房企,郑州相关部门想帮助解决这些房企所面临的交付问题,提出了“棚改统贷统还、收并购、破产重组、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等4种项目纾困模式。
郑州市正在多渠道增加保交楼项目资金支持,加快配套融资落地,强化疫情防控条件下项目要素保障,加快施工进度早交楼,全力维护群众利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但是,纾困基金主要着眼于项目层面的运作,大原则是“救项目、不救企业”,这也是监管部门“保交楼、稳民生”指导思想的体现。至于企业的生死存亡,仍然需要自我拯救,本土企业能撑多久主要取决自身财务状况,难于预测,自求多福吧!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