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跑这个人很多,现在发河北山东都发烘干过的干粮。拖挂只敢拉八九万斤。运费每吨300左右。这面干粮一千六百多到那里交1900多。也有拉地扒粮的不到1400多上车交1700多,得是低水分的好粮。高水分的容易拒收。
“低买高卖”是生意人的本性,一笔正常的买卖肯定是得有利润的,不以赚钱为目的的那是慈善家。因我国领土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差异明显,也就导致商品之间存在价格差异,就拿玉米来说,东北地区作为玉米种植优势产区,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华北地区次之,南方销区则明显减少。临近年关,对于玉米种植主产区的人们来说,现在需要忙碌的是怎样才能把玉米卖个合适的价格,农民一直期盼着玉米价格能涨点,但实际上希望又得落空,价格没涨反而走低。现在把东北玉米运到华北卖,利润是否高?微尘微视界认为在整体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同样是产区,这种操作方式恐怕有难度,弄的好可以挣点辛苦费,弄不好都奉献给运费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东北、华北玉米价格差异不是特别明显
1月16日黑龙江玉米价格为1530—1690元/吨,吉林玉米价格为1650—1750元/吨,辽宁玉米价格为1690—1780元/吨,内蒙古玉米价格为1720—1780元/吨,山东地区玉米价格为1805—1865元/吨,河北地区玉米价格为1790—1870元/吨。如果是辽宁的玉米想运到山东卖,最高有175元/吨的差价,而这样的价格是理想状态下的,实际操作中是得打折扣的,这种价格差难构成很大的吸引力,这两个地方本地都有不少玉米,获利空间非常小,弄不好还会亏本。
二、华北地区玉米市场日子也不好过
华北地区虽然比不上东北地区的按照面积和产量,但它也是产区之一,像山东、河北等地都种有不少玉米,本地玉米市场消费也比较疲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采购也偏谨慎。如山东地区,多个玉米深加工企业不断下调收购价,大部分给出的报价低于1元/斤,市场供应量加大,深加工企业不断压价,届时把东北玉米运到山东,如何能快速卖掉才是硬道理,如果不能很快出手,那考虑的就不是能挣多少钱的问题,然而自己得亏损多少。当前整体玉米市场不如意,华北地区也好不到哪里去,运过来除非自己有门路,否则难有利润。
三、运费成本直接侵蚀差价利润
在玉米市场,可以说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东北主产区,一个是华北产区,还有一个南方销区,每一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点,玉米价格也是从南到北逐渐减弱。为何现在南方销区对东北玉米持观望的贸易商比较多,很大的原因就是价格差不明显,算上运费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空间,导致贸易商采购不积极。无论从南运到北还是从北运到南,绕不开的问题就是运费,临近年底,运力较为紧张,价格自然不会低,而这直接侵蚀差价的利润。
四、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提振还得靠本地玉米深加工领域延伸
东北地区玉米产量惊人,仅黑龙江一个省,玉米产量就接近全国总产量的10%,目前主要依靠调出解决销路,然而销区走量并不高,导致本地玉米价格偏低,1元/斤很难实现。想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得合理控制玉米种植面积,另一方面那就得拓展深加工领域,提升本地玉米消费量,只有当地玉米深加工需求量增加了,当地玉米价格才能好转。从这两年的情况看,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能力逐年增加,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后期农民种植玉米将更有保障。
总之,从东北地区运玉米但华北地区,理论上来说有一定的操作性,毕竟也存在一定的价格差,但从实际情况出发,很难有较好的盈利空间,运费是占据利润的大头,还有不可控的因素,如天气、水分、销路等,都将影响能否运粮成功。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现在把东北玉米运到华北卖是否利润高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呵呵,这个问题估计回答出来的人不多,之前我在家里有开过几天收割机,水稻收割机,1.有橡胶轮式的大型的,2.还有履带式收割机,3,还有一种是日本久保田的履带收割机,收割稻头的,就是半喂式。一般天气晴好,稻田地干燥,还有就是收割时间。
农忙一般都是抢收时间非常紧迫的,早上5:30开始收割,收割到夜里10:00.一般轮式的可以手稿80亩-150亩,【麦子可以150-230亩】影响快慢的原因有:如下:中间还有开收割机是熟练程度,稻田地块的大小长短,有的地块很大,有5-20亩的,有的2-3亩的,当然还要有一个人配送食物,水,柴油,,轮流开机,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