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生活内容详情

女娲是哪里人?

2025-08-04 2 51kk

河南省西华县有何特别,为什么会相传女娲被埋在这里?

西华县地处河南省中部豫东平原,地处黄泛区腹心。黄泛区就是黄河泛滥的地图。我们大家都知道,黄河虽然是我们的母亲河,但是历史上黄河有很多次泛滥,许许多多百姓都遭受过黄河泛滥的折磨。中原地区是我国文明发源地之一,女娲娘娘应该是当时母系社会一个强大部落首领,带领着族群生活在这片地区,死后埋葬在生活过的地方

女娲是哪里人?

故里

1.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西成纪有女娲洞,女娲庙,还有大地湾遗址:传统说法上的“娲皇故里”

2.陕西平利县:多部史书中记录的女娲的故里,生态县。当地也保留大量关于女娲的传说和足迹,有女娲山和女娲庙。出士了大量的远古时期的陶片。

3.河北省涉县:宣传起步早。

4.山西晋城泽州:宣传较弱,建有“华夏女娲文化园”

5.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有个女娲捏土造人的女娲城

伏羲、女娲祖籍并州龙山风峪(今太原市晋源区),出生于冀州蒲坂雷泽(今山西永济蒲州)。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兄妹,在洪水灭绝人类后,为繁衍绵延人口,登历山结为夫妇,开创了一夫一妻制之先河,繁衍了整个中华民族。所以,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兄妹俩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当他们认识到血缘婚对人类繁衍的危害后,遂禁止兄妹通婚、制定礼仪、置嫁娶、正姓氏。故此,“同姓不婚”,反对乱伦,则成为华夏婚姻史上的优良传统与崇高风尚。

伏羲被尊奉为“眷皇”、“春之神”,女娲被尊奉为“媒神”、“爱神”之鼻祖。

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女娲陵哪个才是真的?

所有女娲陵都是后世为纪念女娲氏而建,应该没有一个是真的!

不过在历史记载中,淮阳古为太昊之墟,也就是伏羲氏之所都“宛丘”;淮阳西边不远的西华,即为女娲氏之所都娲城所在。

淮阳与西华相邻,一为羲皇故都与宛丘所在,一为娲皇故都与女娲氏之遗墟,应该能反映伏羲族中两个氏族或部落之间的亲密关系。

女娲是哪里人?

先秦《世本·氏姓篇》载:“女氏,天皇封弟娲于女(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其后为女氏。夏有女艾,商有女鸠、女方(房),晋有女宽,皆其后也。”《通鉴外纪注》称:“包牺氏没,女娲氏立,号女帝,是为女皇。”“天皇”指伏羲,“弟”通娣。汝水(即北汝河,下入沙河)源于今河南嵩县龙池曼山西麓,流经汝阳、郏县、舞阳、汝南、新蔡至淮滨入淮河。“汝”本当做女,盖因是女娲族的居住地而得名。

《炎黄源流史》中亦写到:“西华县东百余里有涡河,发源于开封市北,东南流经安徽涡阳县,至怀远注入淮河。西华县南有汝水,发源于汝阳县西南方山,东流经临汝至周口市,汇入颍河。涡河、汝水,皆因女娲氏居此得名。”

女娲是哪里人?

宛丘,即今天的淮阳,古时又称陈、陈地,位于河南省东部周口市,是我国史传三皇: 伏羲氏、神农氏的建都之地 。《五帝纪》所载:“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

女娲是哪里人?

《左传·昭公七年》载:“陈,大皞之墟也。”“陈”在今河南淮阳县一带,传说中的太皞之虚就在今淮阳县。

《路史·太昊纪》中有:太昊伏羲氏“都于宛丘”

《竹书纪年·前编》也有:太昊庖牺氏,“以木德王,为风姓。元年继位。都宛丘”的记述。

淮阳又为神农氏之所都陈。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炎帝初都陈,后徙鲁。”又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始教人种谷,故号曰神农氏。

女娲作为民族创世女神和始祖母,其传说流传极为广泛。

女娲是哪里人?

西华(古为娲城),女娲氏之所都

《太平寰宇记·卷十》载:“县西华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

《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载:“娲城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明代碑刻述:“西华治北十五里有城遗址,半就湮没,传为女娲故墟也。

女娲是哪里人?

女娲陵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聂堆镇思都岗村。

西华县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的故乡,该县曾发掘有春秋时期的女娲城遗址和“女娲城”匾额等文物,至今仍保留着女娲城、女娲宫、女娲陵等遗迹。

女娲是哪里人?

女蜗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其传说家喻户晓,但关于女娲陵的说法众说纷纭。女娲陵墓有“蜗冢”、“风陵”、“蜗陵”、“蜗皇陵”等多种叫法,这些陵墓分布在,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境内,全国的女娲陵墓女娲庙不下十多处。这种现象其实是古人对蜗皇崇拜的表现。

山西的女娲陵在洪洞县赵城,哪里有“蜗冢”。宋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称:“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平阳府志》称:“蜗冢,东西相距四一九步,各高二丈,周围各四十八丈。”清道光七年《赵城县志》:“女娲陵,在县东八里侯村。”

陕西在临潼骊山, 与秦陵一个区域,那里有“女蜗谷”。《长安志》 :骊山有女娲治处,又云蓝田谷,次北有女娲谷,三皇旧居之所,即骊山也。” 女娲炼石补天即在骊山,死后,她葬于骊山之阳的白鹿塬鲸鱼沟北坡,今属蓝田县。又在骊山之阴筑女娲祠,俗名“老母殿”.

也有说在西潼关境内,那里也有一座风陵, 《陕西通志》记载:“上古风陵,即女蜗氏陵,在潼关卫城北黄河中。”

河南在閺乡(今属河南灵宝县),有女蜗陵。《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天宝十一载六月,虢州閺乡黄河中女娲墓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乾元(唐萧宗李享年号)二年六月乙未夜,濒河人闻有风雷声,晓见其墓踊出,下有巨石,上有双柳,各长丈余,时号风陵堆。

从这三个省的女娲陵来看,我感觉山西赵城的女娲陵更胜一筹。

赵城的”蜗家”,古时敬称之“女娲皇陵”

唐宋以来受到朝廷和民间的崇拜和重视,年年祭祀。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清朱孔阳《历代陵寝备考,三皇上,女娲氏》 (卷一)记载:赵城女蜗陵前有庙,是宋太祖匡胤于开宝年间所建。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 ,诏给守陵王户长吏,春秋奉祀,其后代有祭告。清朝也将之列入祀典名典,多次行国家级祭祀。

赵城的蜗家有两个,正副陵各一,陵前有庙。正陵为女蜗真身葬处,旁边有“补天石”,而副陵是衣冠家。

  • 评论列表 (0条)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