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国人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对河南人有偏颇看法,个人作为川人觉得并不好,原因是我三十多年来有几个最好的朋友就是河南人。1987年,受团政治处主任安排到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保卫处领受任务,去采访一名飞行大队长家属,住在夏官营写了2天交稿了差(左书杨当年被空军评为十名分居两地的优秀空勤家属;次年获评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并担任西北师大中文系主任)回部队后我把草稿改改抄了下寄给巜现代妇女》,很快发表,并意外获了什么征文二等奖。之后就与编辑部主任朱子国认识了。河南人朱主任对人十分热心,他当时40岁了,比我大一倍,后来多次找我约稿,感觉他为人热心丶做事专业,我在心中奉他为师长。1989年8月底殷实去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他负责西北军事文学的诗歌散文编辑),他推荐我接替,之后就认识了兰州大学数学系的丁强,铁路学校的付若长等河南学生,我们至今都在联系,1999年我买个2.5万的房子差钱,付若长知道后马上寄来5千,这时我们都快十年未见了,他在郑州工作,我在四川小县,个中情谊让人感动。而我有朋友去洛阳,知会丁强,他安排宾馆、请吃饭丶游玩丶买火车票,全免费,朋友回来说他太好了。。。。。。所以,随着时代发展、文化水平提高,勤劳聪明的河南人也越来越好,让人认可并得到尊敬和重视。
不论哪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总会有善恶美丑发生,不存在地域差别,作为河南人无论在省内还是在国内其他的地方甚至是国外,都应象一棵树一样扎根泥土中,发扬传统美德,勤劳苦干,服务社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在我印象中大家骂河南人的印象由来已久,早在没有互联网的大学时代就听有同学评论河南人不可信,为什么大家都爱骂河南人,我觉得这应该是有历史原因的,河南人流动性一直比较强,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过,河南是中国的吉普赛人,由于河南历史悠久,一直古代的政治中心,开发的太早,河南的自然资源被过早的利用殆尽,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所以迫于生存压力,河南人出来走南闯北的历史应该比其他省早,也较其他省为多,在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时代,这种流动必然要导致出来闯的河南人和其他地方人争夺资源(不管是哪个行当的,都会产生竞争),这势必会激化河南人和当地人之间的矛盾,留给人河南人不可信的印象,其实从本质上讲,河南人的道德水准就是全国水准的反映,没有多少差别,河南人暴露出的问题全国都有,没必要五十步笑一百步,而之所以河南人承受的骂名更多,可能更多的在于早期的流动性带给大家的印象,你看我们没有骂西藏人的吧,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基本上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同理,现在出现的地域攻击,从本质上说,反映了人口流动中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和认同问题。还是那句话,毛病大家都有,尊重差异,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