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在60、70后眼里其实是满满的回味,过去食品匮乏,可以买到的肉类非常少,家家都会在夏天夜里去抓爬叉(又名知了猴),即打发了时间,又收获了美味,还能给全家补充营养,一举多得。另外蚂蚱,豆虫,蝈蝈,蚕蛹等等都是这样吧,现在市场上都很抢手,而且诸如爬叉之类的在濮阳地区一度很难抓到了,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达到现在的70元左右。当然外省很少碰到有吃这些昆虫的,这可能和当年生活条件有很大关系。
“虫子价格远超海鲜,生意火爆”这种现象出现在河南集上,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消费理念和餐饮市场流行趋势的改变。金蝉、蝗虫和蚕蛹等昆虫美食的流行,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促进了昆虫美食市场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吃腻的消费大众们开始把眼光瞄向了一些小众美食,所以本来数量就不大的金蝉、蝗虫等昆虫原料的价格随着水涨船高,已经高出了新高度。
2.野生昆虫独特的口感和香味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金蝉等昆虫有区别于大鱼大肉的口感和香味,吃过的人基本上都忘不了这种味道,往往都成为昆虫美食的追随者。金蝉、蝗虫和蚕蛹等昆虫多是野生的,某些品种最近几年才有人工养殖。崇尚天然、野生美食的消费者认为这些昆虫是无污染的,十分认可这些食材。
3.昆虫食材的矿物质含量较高,保健作用令人注目。在中医学认为,大多数昆虫都有其保健作用,这令注重养生的人们十分重视这些食材。
虽然昆虫美食有很多优点,但是吃这些美食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切记顾此失彼!
河南省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且各村镇之间距离都不是太远,几乎每个大一点的村镇都有大集,既方便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大大的提高了物资的流通交换。
我们老家鲁山县的张良镇便有个大集,因为本地蔬菜种植品种多且菜质好,吸引了远近的人们来赶大集,每天大集从日出到日落,人们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欢欢喜喜,满载而归。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