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该怎么说呢,我觉得还是前期同时发展两所大学,以当时河南的实力和实际情况来看,有点操之过急。
因为当时的河南省会在开封,自从五四年迁到郑州以后,省里就是想把郑州的各个方面都搞成全省第一。所以,在河大被拆的七零八落之后,虽然还有很强的实力,但已经不被省里重视了。
那时候的郑州大学由于是刚成立,也确实需要大规模的补充人才和各种软硬条件。所以无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省里的支持和投资,无一例外的向郑大倾斜,反而把有着很好基础的河南大学给冷落了。造成虽然郑大的建设如火如荼,但各种积淀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郑大够大,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而河大有实力,却不被重视,也就越来越显得落魄。
如果当时能先把河南大学的各种费用满足,也就是说优先建设河南大学,恐怕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子。
国内的几大高校基地,除了经济和政治方面占有先天优势的北京、上海、广州之外,也就剩武汉和西安了。而郑州虽然有着很强的交通优势,可是无论从历史地位和知名度以及文化底蕴方面,都和武汉西安无法相提并论。
河南大学当时虽然处在交通经济相对落后的开封,但综合实力一直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即使在被拆分后几十年的今天,各种排名也都是全国百强之内,由此可见河南大学的实力并不是吹出来的。
假如当时能把给郑大的资源稍微倾斜一点给河大,我相信现在绝不会是这种情形。
说什么都晚了,也许目前的这种现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河南高考录取率,特别是名牌大学录取率非常低,在河南考上985大学意味着有能力,意味着有一个好前途,意味着你在众多学子中是佼佼者。
能考上重点大学就意味着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不说高考怎么样,但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在知识上,在应试能力上就高人一点,这也足以说明有学习的能力。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