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泗水王》剧情介绍
王莽篡位后,命徐世英赴南屯捕杀刘秀。徐反被汜水王太子刘燕、刘明所杀。王养又派苏献围困南电。也水王派刘燕赴岳丈姚遇龙处搬兵,遇龙命燕与其女玉环成亲后共同兵发南屯。战敗苏献,当刘燕夫妇入城复命时,姚遇龙孤军深入,被苏献拿获斩首,刘明亦被射死。汜水王无奈,差刘燕夫妇保刘秀逃走,又被苏献冲散。后来金牛星救刘秀至青牛观中,刘燕等寻至观中相会。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大秦赋》开篇就有秦国将周王室象征天下的九鼎运回咸阳,九鼎之一的豫州鼎掉落泗水的情节。很多人都有疑惑,泗水在山东境内,是在周王畿洛阳的东边,而秦国都城咸阳在洛阳西边,明明不顺路,豫州鼎怎么会掉到泗水之中呢?
如此自相矛盾的说法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到底有没有“九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左传》中也有楚庄王问鼎的故事,战国时期秦武王也是因为在洛阳举鼎而亡,综上记载证明“九鼎”是存在的。
然而“九鼎”到底是一个鼎还是九个鼎,并没有准确说法,现在公认的豫州鼎、冀州鼎、青州鼎、徐州鼎、兖州鼎、雍州鼎、荆州鼎、梁州鼎、并州鼎只是我们现代人的说法,在史书中并无相关记载。
那么九鼎去哪儿了呢?
关于九鼎的下落,《史记》的记载是被秦昭襄王运回了咸阳,运回的过程中一鼎被大风吹落到泗水之中,这边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本文开始的问题,从洛阳(河南)回咸阳(陕西),怎么会经过山东境内的泗水?第二问题就是自此之后就没有九鼎的相关记载了,刘邦入咸阳也没有见到九鼎,九鼎去哪儿了?
至于九鼎的下落,估计只有等九鼎重见天日那一刻才知道,至于九鼎之一为什么会落入泗水,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
第一种猜测这是太史公听说的,九鼎之一并没有掉入泗水,后人都借鉴了这种说法。太史公为什么要采纳这种说法呢?因为太祖刘邦是泗水亭长,按照多种描述,九鼎之一是化作飞龙没入泗水之中的,这不是佐证刘邦是真龙天子吗?毕竟在《高祖本纪》中也有刘邦的母亲与蛟龙交媾后怀孕生下刘邦的说法,并不稀奇。
第二种猜测是秦始皇弄丢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五次出巡,随行带着九鼎向天下宣示九州一统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么在某次出巡途中经过泗水时,船上的九鼎之一落入泗水之中便有了可能。
第三种猜测是项羽弄丢的。刘邦进入咸阳是看到九鼎了,但是没有相关记载,后来项羽进入咸阳,一把火烧了咸阳后,衣锦还乡,回到彭城做西楚霸王。从咸阳回彭城,刚好需要经过泗水,项羽不可能放着象征天下的九鼎留在咸阳,肯定会运回彭城,途径泗水时掉落其中。
史书中关于九鼎下落的记载本来就有诸多矛盾,以上三种猜测纯粹是建立在个人的历史知识上,望与大家交流。
秦昭襄王派兵派兵灭了西周,象征着一个国家最高地位和权威的九鼎也被运到了秦国。但九鼎在运送的过程中,象征着中央地位的豫州鼎坠入泗水,其他8个鼎都被运送到了咸阳。
泗水原本在山东江苏一带,秦王要把鼎运回秦国怎么可能会跑到这个地方呢?如果走水路,肯定是要经过黄河向上。不可能走长江这条线,顺长江走到了巴蜀,从巴蜀到陕西的关中同样通行困难。
这实际上就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疑问。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巡游天下,当他路过彭城的时候,就在泗水打捞周鼎,虽然派出了成千上万人潜入水底,仍然一无所获。
如果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当年的秦昭襄王运送九鼎回洛阳的时候,肯定是途经了彭城。如果我们认为这段论述是正确的话,那么泗水肯定就是在目前的山东和江苏地带。
当然有人脑洞大开,认为象征着中央至高无上权威地位的豫州鼎落在了泗水实际上就象征着刘邦和项羽必然会消灭秦国并且一统天下。
秦王要把九鼎运回咸阳,实际上就是在向天下宣布秦国要统一六国。有人认为秦王的祖先是在彭城一带,因此才会把九鼎送过去祭祀祖先。这种可能性同样不大,送到了那里肯定会遭到楚王的抢劫,秦王不可能不懂这一点。
《史记》并不是非常靠谱的历史著作,其中就有很多错误的地方,难以自圆其说。因此关于九鼎坠入泗水,其实可信度不是很高。
秦国既然能派大军攻入洛阳,肯定也会沿着陆路把九鼎运回咸阳。虽然这样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这对于当时强大的秦国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司马迁之所以要写这个情节,很有可能就是想证明秦王不是真命天子。九鼎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打造的有灵性的宝器,秦王无道不配得到这样的宝物。
实际上汉朝灭亡秦朝之后,很长时期都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那就是汉朝灭亡秦朝具不具备合法合理性。汉景帝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非常尴尬,这毕竟是以下乱上。
因此司马迁很有可能在写史书的时候就是要替刘邦洗白,所以才杜撰了这么一个情节。既要让刘邦成为真命天子,又要让秦王背了黑锅。至于泗水在什么地方已经不重要了,连司马迁自己都很难自圆其说。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