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二进三通常是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见国发〔2001〕98号),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鼓励一些产品没有市场,或者濒于破产的中小型国有企业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从事第三产业的一种做法。
第二产业从市区退出,发展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退二”就是对内环路以内及附近重污染、能耗大、效益差的工业企业有重点、分层次、分区域、分时段进行搬迁、改造或关闭停产。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流通服务部门。
后来把调整城市市区用地结构,减少工业企业用地比重,提高服务业用地比重也称为“退二进三”。
一些地方体改委又提出一个“退二进三”,这个“退二进三”的目的是为了盘活国有资产,提出一些企业从城市的繁华地段(二环路以内)退出来,进入城市的边缘(三环路)进行发展,整个置换过程可以使企业获得重新发展的资金,故也称为“退二进三”。
从高考恢复以来44年,不过是重点大学提前批招录,还是一二三本分批次录取,河南省每年把最优秀的高考成绩最优秀的两三万学子都流失到外省,并且学成毕业基本上不再返回本省。想想这样持续43年的人才赤字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所以河南省未来经济发展不能只提粮食不放弃,而是要把固本培基留住人才的产业多打造出来,另外必需加大力度再建三五所双一流水准的大学。你不筑巢,何以引凤呢?
像河南省这样一亿户籍人口拥有丰沛人力资源和市场的大省,全国才三个,珍惜这个资源吧!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第一大生源地,经济总量居全国第5位,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河南省还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和“985工程”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只有郑州大学一所。
关于加大力度建设高等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俗话说,百年树人就是这个意思。
放眼望去,全省的重点学科没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满打满算就16个,光北大就有14个。要有的路还有很长。
如何把优质生源留在省内,如何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就看决策者的格局了。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