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新娘子刚露面,听到旁边一个老太太惊呼道:你看这大小伙子!周围的一众人相顾鄂然:这是在夸人还是在损人啊?
我们都知道:大小伙子是指年轻男性。在予东方言里,大小(发第三声音淆)伙子,是个子高大的意思,无论男女、年龄,都可以适用。
在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又没有可以共同交流的媒体平台。同一个意思,在不同地域都会有不同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地方方言。在这里我就选几个予东方言为例:
1:常法,这是一个比较久远的予东方言,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些还在使用。意思是以前或者是过去,比如说:常法人们生活困难,啥野菜都可以吃。
2:喝汤,指的是吃晩饭。过去由于生活困难,每天的晚饭,不是稀粥就是很稀的汤面条,很少有馒头等比较干的饭食。
3:不啦盖,指的是膝盖。
4:老绑,指的是笤帚。
5:薅草——拔草的意思。
6:馍,指的是馒头。
7:家鱼,就是人们常说的白鲢。
8:小小初,指的是麻雀。
9:麻嘎子,指的是喜鹊。
10:夜儿个,昨天的意思。
现在由于交流的方便,各地的语言在不断的同化,很多生涩难懂的地方方言,年轻人也逐渐淡忘了。
在新疆某建筑工地上,工头让大家自己先上报工时。一个河南老乡说我的总工时是六十yuo。原谅我这个字只有发音,类似于“一月噢”的合音。工头是四川人,当然听不懂。反复问到底多少?河南老乡被问急了拿起一块砖头往地上一摔,“yuo就是这么多!”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