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医患办主任张鹏说:查不清。
我认为原因有三:
1、时间已太长,已过去追诉期,如果当事人拒不承认,没法强制执行。
2、本案件牵扯人太多,不好处理。
3、证据不足,材料既有缺失,又有改动。
4、真相一旦查明,对淮河医院影响不好,也许不真心配合调查。
5、参与人肯定有淮河医院的工作人员,医院要拿出大额赔偿金,肯定对医院造成很大损失。
你们知道张鹏是谁吗?1995年的时候,郭希志转入到淮河医院担任核医学科护士长一职,张鹏就是她的同事。同样,张鹏也是此次“人生互换”事件淮河医院方面最主要的发言人。
刚开始的时候,医院方面就是不配合许敏跟姚师兵查询1992年生产时同病房产妇信息,还一直对外强调,称是因为时间久远、当年的一些关键人物也无法联系。
可是这一切在最终都是不攻自破!医院方面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就比如说淮河医院1992年的医志还在,还有一些关键性的信息和档案也有存档……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最开始的大半年,始终没有任何调查结果,因为有人就是秉持着“查不清”、“没有办法去查”的消极态度来调查此事件,你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会有结果吗?
立场不同
就比如说我现在问你:你觉得关于“人生互换”事件最终的结果是怎样?
退一万步来说,最终的结果只可能是两种情况:要么是“人为偷换”,要么就是“错换”。
先不要纠结到底是“错换”还是“互换”,就事论事,先来看这个问题。
两种结果,随便是哪个结果,医院方面的责任都逃脱不了,既然有责任,相应的追责和补偿,肯定是会有的吧?
那么医院方面最好就是说不要让两种结果出现,最好就是草草了事,那就啥责任都不用承担,更不用承担赔偿。
所以说张鹏的立场是代表着医院方面,他肯定是为医院方面着想。一个大型的公立三甲医院,如果说继续让这样的信息“缠身”,势必会对生育造成影响,所以说本就秉持着“能不查就不查”,“息事宁人”的态度来处理。
作为淮河医院此次事件的主要发言人,发言之前,院内肯定也是经过一番交流,所有人同意授权之后才会对外作出如此声明,那反映了什么问题?
明眼人一看便知!
所以说淮河医院方面不仅仅是张鹏持这样的态度,更多的是参与此次事件决策方面的人员,也是同样的态度,只有统一口径,才会做出声明。
拔出萝卜带出泥
又或者是说:不是“查不清”,而是“不敢查”。两个婴儿的身份信息被互换,手腕标识也被互换,就连双方各自家庭准备的衣服也被互换,一个人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吗?
这恐怕任务量有点大,而且还要做的天衣无缝,那么直接的来说,必定就会有其它人员相互配合、参与。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就怕出现“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情况。
说不定到后面查着查着,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呢!你还别说,这还真有可能,就这样的态度,就让人质疑。
“没做亏心事,不怕G敲门”,若是心中坦然处之,又为何不敢被查?除非也就是说经不起查!唯有这种解释,才对他们选择做出躲避的做法,能说的过去,较为合理!
关键人物迟迟不现身,不出来撇清自身的疑点,这似乎太反常了!
就比如说:当你每天生活在质疑和谩m当中,你作为当事人的精神压力得该有多大?如果你真的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估计第一时间跳出来澄清的就是你,这才是正常人的做法!
关系网错综复杂
起初是对郭希志和郭希宽两人的关系,存在着较大的疑点。可是后来通过一系列的信息调查显示,发现该事件的源头,也就是淮河医院方面人物关系网更是错综复杂。
看完这样一张图,不禁让很多的网友直呼:“这简直就是家族医院……”
说复杂其实也不复杂,说简单也不简单!不过说天下凑巧的事情,怎么都跑到杜新枝夫妇那里去了?
一个医院这么多亲戚,而且还有很多人士在其中任重要职位,这不免让人心生疑虑。
当事人许妈一直要求追寻真相,连她自己都在声明当中说:“除非人为”,就可以看得出来,网友们的质疑也是有道理的,正常人都会质疑此次交。
这28年,许妈的心路历程是饱受折磨和煎熬,需要给她一个交代……
央视后来都报道了此事件,说明这件事情离真相也就不远!还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违,从中为非作歹的阻止调查吗?估计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了吧?无论事实如何,最后都要有结果才行,这才是正义性的体现。
态度决定一切
整件事情当中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许敏跟杜新枝,在面对真相追寻问题上,态度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归纳上文所述,可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医院方面不是查不清,而是躲避不查,怕查出更大的事情或牵扯到更多的人。
毕竟不管真相如何,医院方面的责任是逃脱不了的,现阶段只能说当年参与事件的的有些人只能是自求多福。
在面对绝对的真相和事实面前,阴暗面的一切,终将是无处遁形……
看到这里,说明你认真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发表见解,共同探讨
感谢阅读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