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省,开个玩笑。
当然是陕西省,电影1942看过吧,那年河南闹灾荒,很多河南人逃难到陕西省铜川市,铜川市当时是个煤炭资源城市,也就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描述的铜城。铜川的车牌号是陕B,西安是陕A,足以看出铜川市当时的经济状况。如今铜川老城区被称为“小河南”,祖籍河南的乡党几乎能占一半。还有个典故外地人不知道,铜川人把河南人称为河南担(没有贬义),因为逃难的时候河南人是担着担子逃荒的,前面笼里是小孩,后面笼里是行李。陕西省铜川市拯救了多少家庭,救活了多少河南人,大家说够不够兄弟?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看一下这张图,这是一张中原官话图。中原官话是以河南为中心覆及390个县市共有十多个片区。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一个河南史就是半个中国史。
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移民,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人口大迁徙。
当时河南省有3000万人口,1942年——1943年因灾荒而死亡者,据官方统计竟达300万之多。多灾多难的中原人民辗转洛阳,或扒火车,或步行,沿陇海路的方向前往西北“大后方”的。
据估计,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其中以河南人占绝大多数,背井离乡,他们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从中原到西北,漫延着一幅长长的饿殍图。
即使到现在,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城镇,河南人都占了很大比例,渭南、西安。
说着中原官话的人们应该都是河南的兄弟,毕竟根就在河南!
山河四省,即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简称晋冀鲁豫)。被网友戏称为“四个大冤种”。并写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乱世兵家必争地”,下联是“盛世冤种四兄弟”,横批“山河四省”。这是网友的调侃。
与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六省。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
河南与安徽以大别山为界,河南与山东以黄河为界,河南与山西以太行山为界,河南与陕西以秦岭为界
山东和安徽。
因为这三个省份是邻居。鲁是山东省的简称,豫是河南省的简称,晥是安徽省的简称。这三个省份连着一起,就好像一家三姐妹,也想一家三兄弟。他们有共同的地理特征,有共同的物产,共同的气候。他们有密切的往来,交通方便,所以说他们是一家亲。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