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辛辛苦苦十几年,上学的目的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一份好的工作和事业吗?
对于我们普通人,你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人脉和圈子,你就要做出最实际的,最适合于孩子未来的选择。
首先北京是自主命题,考题与河南就不一样。
再者,高考是分省录取,本省学生在一起竞争,分数线高低与考生人数和大学在本省的招生人数有关。河南考生80多万人,清华录取100多人;北京考生5万多,清华录取200多,比例相差太大,不可能一样。其实不光是山东,临近片区的河南、江苏等地区也是这样的,高考录取分数要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地。个人分析,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吧。
一是学生学习普遍较刻苦,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互相争优争先。同时这些东部地区,条件相对较好,教育水平也较高。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较高。

二是该地区高等教育资源有限,而优质考生数量太多,为控制招生数量,只能采取提高录取分数线的办法,以求好中选优,优中选更优吧。
归根到底,还是资源限制了学生,提高录取分数也是无奈之举。也许只能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教育资源更进一步丰富了,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更高了,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取得更高考试分数而努力吧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