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历史气象记录,河南的七、八月份是全年降雨量最多的时段。特别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雨量尤为集中,所以有七下八上只说。当然这是与河南省的自身比较而言的。比如2022年7月河南省平均降水达到了209毫米。比往年山东2成左右。
河南中南部大致包括郑州、南阳、周口、信阳等一带,年初时雨雪还偏多,今年春天到现在雨水是少了一些,河南中南部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恰处于秦岭~淮河线上,这么一狭长的区域降水变率很大,有时涝,有时旱,气候表现并不太稳定,这主要与这个地带气候形成有关。
上图可以看出,秦岭~淮河地带恰处于青藏高原东部的南北支气流交汇区,由于南北两支气流属性不同,北支气流来自高原北,寒冷干燥,南支气流来自孟加拉湾,温暖湿润,冷暖气流相遇产生降水,秦岭淮河南降水多,秦岭淮河北干燥降水少。由于春秋两支气流比较稳定,时间较长,就形成了一条秦岭~淮河这条南北地理分界线,实际上是由气候的差异而导致的。
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冬季风强势爆发,北支气流迭加在冬季风之上,势力加强,会越过秦岭~淮河线,给我国长江流域和江南,最远到华南地区带来降雪天气,南下程度取决于寒流爆发强度。同样道理,7~8月夏季风把雨带推到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地区,这个季节南支急流减弱并北移。
今年中纬度西风环流振荡加剧,春末夏初陕西、华北地区有了两次不错的降水,而相应的秦岭~淮河一线,由于西风环流的强势减弱了南支气流的北上,同时厄尔尼诺年,夏季风减弱,雨带停留在了长江以南的地区,这就形成的北有降水,南有阴雨连绵,而秦岭~淮河线上却少雨了,河南中南部、山东一带降水都偏少。
当然河南中南部降水是少了一些,但不是气候异常。长江一带梅雨很快就来了,梅雨期河南中南部降水不会太少,从历史上来看,河南中南部降水比河南北部有不可比的优势,现在的雨少,还不能盖棺定论,相反,今年天气不太稳定,极端天气可能会出现洪水灾害。
我国季风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随着雨带的季节性移动,在一般年份:
①五月中旬,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并在此形成锋面雨带,南部沿海地区最早进入雨季;
②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雨带随之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称为“梅雨季节”:
③七月中旬,夏季风北进到淮河以北,雨带也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河南省大部分位于北纬30度到40度之间 有在大洋东岸 所以气候上属于温带大陆性 中国东部的雨带推移过程是3、4月份华南;5、6月份长江淮河流域;7、8月份就华北平原、黄河流域沿线(就包括河南);9月份京津一带;10月份急速南移。一般情况下,河南的雨季只有两个月,7月和8月。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暖湿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
评论列表 (0条)